日前,经市政府同意,市工信局印发
了《龙岩市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现将《行动计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重点要“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为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积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推动超700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在矿山、机械装备、烟草等行业建成1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培育了1个国家级面向重点行业的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工信部数字化应用试点示范项目、31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标杆),全市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比例有较大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工作部署,按照《福建省工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有关要求,我市及时开展工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测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全市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梳理了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同时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全面统筹推进我市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明晰我市有色金属、机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数字化发展目标和数字化实施路径,积极推动大中小企业数字化协同发展,培育新模式新业态,进一步抢占先机、发挥优势、聚焦重点,深入推进产业变革、技术变革,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打造竞争新优势,助力打造闽粤赣边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底,全市数字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基本形成,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数字化水平二级及以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或管理工具实现单一业务数字化管理)工业企业占比达50%以上,数字化水平三级及以上(应用信息系统及数字化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实现全部主营业务数字化管控)工业企业占比达30%以上,工业数字化总体水平位于全省前列。
三、重点任务
一是创新重点行业应用。明确有色金属、机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引导各工业企业开展各类数字化应用,提升数字化发展水平。到2025年底,全市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水平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54%以上、机械装备行业57%以上、新材料行业63%以上、新能源行业65%以上、电子信息行业62%以上、节能环保行业59%以上。
二是构建融通发展体系。推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支持龙头企业主动加大数字化应用投入,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快将核心业务能力向云端迁移,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业务水平;加快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引导企业大力开展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数字化管理、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应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等应用,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和供应链一体化协同水平,降低生产经营和交易成本;加快绿色低碳融合发展,推动有色金属、纺织、建材等行业生产模式绿色转型;提升安全生产数字赋能,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保障生产经营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到2025年底,培育数字车间、无人工厂、5G全连接工厂15家以上,推动500家以上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管控、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生产制造环节“上云上平台”,累计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标杆企业50家以上,建成2个以上重点行业产业链协作平台。
三是打造本地服务生态。培育本地工业数字产业,培育一批提供工业互联网集成方案、咨询服务、数据服务、信息安全服务的集成服务商;打造数字化供给资源池,引进国内优秀平台服务商、应用服务商、安全服务商以及数字化咨询培训等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各产业各领域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应用解决方案;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组建闽粤赣边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我市企业提供政策宣传、科技创新、应用推广、人才培养、业务交流、供需对接、数字化诊断等一站式公共服务,快速实现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商业化应用和推广。到2025年底,实施软件业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5个以上,累计培育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10个以上,培育优秀服务商30家以上;打造3个以上有影响力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数字化创新推广服务全覆盖。
四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深化网络强国,推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外网,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加快平台建设,提升现有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综合服务能力,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一批行业(区域)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入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强化平台本地供给能力;推动数据汇聚,对接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福建分中心,推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构建全市统一的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各区域、各行业数据资源的汇聚与应用;筑牢安全屏障,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试点、数据安全分类分级试点,配合开展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大赛,定期开展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攻防演练。到2025年底,累计建设运营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个以上,标识注册量达2.5亿个,接入企业超200家;累计培育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以上,培育工业领域数据安全标杆企业和数据安全优秀服务商5家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龙岩市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上下联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二是加大财政支持,积极争取工信部、省级专项资金政策支持,统筹安排市级促进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补助,形成政策叠加效应。三是加强人才支撑,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力度,加快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才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校企联合发展中心,完善数字化人才认定体系。四是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出数字化转型创新金融产品,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参与数字化转型发展。五是营造良好氛围,组织形式多样的交流会、研讨会、对接会、现场会、培训班等活动,强化典型经验总结提炼,编印数字化转型发展典型案例,支持行业协会、产业发展联盟等建立专业服务体系,促进企业对接交流,营造数字化转型发展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