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  日期:2023-02-01 【字号:
 第  1  期

                                        2023年2月1日

  2022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运行

  工业生产稳步提升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全省平均增速(5.7%)低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排位创历史新高。近七成行业正增长。全年有24个行业增加值正增长,增长面达64.9%,比1-11月扩大2.7个百分点。工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1.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1%,较上年提升了5.1个百分点。企业培育成效突出。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557家,比上年多12家,合计实现产值比增12.2%,高于全市平均3.3个百分点;新增1家百亿企业(太阳铜业,2019年以来首家),新增2家50亿元企业(紫金贵金属、龙麟集团);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5家,其中,快报新增48家,均为十年来最多。

  分县(市、区)经济运行情况。各县(市、区)、龙岩高新区202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杭10.0%,新罗6.9%,长汀5.0%,连城2.1%,永定2.0%,武平1.8%,漳平、高新区1.6%。新罗区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全年推进25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新建成3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龙净环保公司“烟气治理环保岛大数据智能应用”项目列入工信部2022年行业大数据应用发展试点示范。加快推进5G新基建布局,全区已建设5G站址配套并开通702个,拉动行业投资约2.8亿元。永定区园区标准化建设明显加快。持续推进《永定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园区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园区规模不断壮大。2022年永定工业园区光电信息产业园三期竣工验收、实施了省级循环化改造项目、数字产业园入驻企业正式运营、永定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通过省级验收并成功申报列入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名单。上杭县进一步深化双高企业培育工作。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17家企业被列入全市新材料新能源科技企业重点扶持库,约占全市数量一半。武平县加快产业集聚。武平县显示模组及材料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武平新型显示产业聚集区入选福建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聚集区。长汀县暖企惠企力度加大。全年共帮助企业争取各类上级扶持资金8458.53万元、本级企业科技创新基金4882.78万元;发放纾困贷款资金8.75亿元,为6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争取纺织纾困贷9940万元。连城县百日攻坚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有力。累计完成投资16.53亿元,占攻坚计划的162.1%。完成计划比居全市第二位。其中连城县新型建材产业园建设项目、连城稀有稀土产业园项目2个项目实现新开工,6个项目实现新投产。漳平深入践行绿色发展全年有天守等4家企业的节能环保项目获得省级财政资金奖励375万元,冠鑫、乔光电子等两家企业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瑞森新材料等4家企业入选龙岩市新材料新能源企业。高新区(经开区)园区标准化建设创佳绩。坚持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优化产业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在2021年度省级综合考评中,获得科技创新专项全省第一;在市级综合考评中,获得综合评价全市第一。

  二、工业投资

  2022年,工业固投比增27.8%(全省增速16.9%),高于全省1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高于全市全社会固投增速(9.0%、全省第四)18.8个百分点。从县域来看,永定(53.9%)、长汀(40.7%)、漳平(30.0%)高于全市平均增速,新罗(22.1%)、上杭(20.8%)、连城(18.2%)、武平(10.7%)低于全市平均增速。从行业来看,制造业投资增速34.2%,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为89.6%,高于全省14.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其中永定(62%)、长汀(46%)高于全市平均增速,漳平(33.6%)、连城(30.6%)、上杭(29.1%)、新罗(21.5%)、武平(12.7%)低于全市平均增速;采矿业投资增速-1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6.3%。

  技改投资累计增速27.4%,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为58.2%,高于全省1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永定(85.7%)、长汀(73.4%)、连城(39.5%)高于全市平均增速,漳平(19.3%)、武平(12.6%)、新罗(9.4%)、上杭(-14.3%)低于全市平均增速。

  龙岩高新区(经开区)全年实现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速分别为97.7%、19.1%,制造业投资增速90.4%。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2年我市工业保持平稳向好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业稳增长压力较大。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要素成本居高不下,下游市场需求疲软,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多困难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除上杭、新罗外,均低于全市平均。二是部分项目未达预期。高新区新龙马重组、新罗力隆氨纶、永定国动通信、上杭新材料科创谷一期、福建龙钢等重大项目受审批、土地、资金等因素制约,进度不及预期。三是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产业规模较小,我市全市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等3项指标占全省比重仅5.5%—6.0%之间,均居全省第8位。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虽增长较快,但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仅16.6%。

  2023年,全市工信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相关工作会议要求,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打造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打好“特色产业牌”,坚定不移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招项目,突出做好稳增长工作,深入实施“双攻坚双提升”行动,开展工业“三比”竞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新型工业化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附件

                   

  2022年全市工业运行情况表

区域

规上工业增加值

规上工业当月产值增速(%

新增规上企业

工业用电

工业固投累计增速(%

技改投资累计增速(%

企业数(家)

其中:新投产上规企业数(家)

12

1-12

增速

%

排位

用电量

(万千瓦时)

增速(%

用电量

(万千瓦时)

增速(%

 

5.5

 

4.7

145

48

77460

-14.0

952405

-3.7

27.8

27.4

 

6.9

2

-9.1

32

8

23941

-13.9

303844

-5.6

22.1

9.4

永 定

2.0

5

10.8

10

5

8330

-14.4

89902

-7.0

53.9

85.7

漳 平

1.6

7

6.4

25

18

6841

-34.9

100010

-12.0

30.0

19.3

长 汀

5.0

3

-2.8

28

4

6688

-1.8

81580

-0.5

40.7

73.4

上 杭

10.0

1

23.8

16

8

20660

-3.3

246809

6.0

20.8

-14.3

武 平

1.8

6

3.6

16

1

6951

-12.0

76256

-7.2

10.7

12.6

连 城

2.1

4

-2.0

8

0

4050

-32.1

54003

-9.7

18.2

39.5

龙岩高新区

(经开区)

1.6

7

-18.1

10

4

       

97.7

19.1